新冠疫苗接种不得按户籍一刀切 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

时间:2021-05-01 17:19来源:天天生活网人气: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4月2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坚决杜绝新冠疫苗接种服务一刀切的情况,那么接下来就和天天生活网一起了解一下关于新冠疫苗接种不得按户籍一刀切,新冠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吧。

本文目录

1、新冠疫苗接种不得按户籍一刀切
2、首剂接种完成后需提供预防接种凭证
3、尽快研究将接种信息纳入健康码管理
4、对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所需时间做好解释
5、全国新冠疫苗接种“五一”假期不断档
6、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次日和第7天需核酸检测
7、基层接种单位要留足配送周期的疫苗周转量
8、不必担心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影响

新冠疫苗接种不得按户籍一刀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29日发布通知,要求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地区接种工作。通知指出,当前各地人员流动频繁,部分群众存在跨区域接种新冠疫苗的需求,各地要确保群众完成全程接种不中断,负责首剂接种的接种单位要及时记录群众的接种相关信息,并在接种完成后为群众提供预防接种凭证通知。通知明确,坚决杜绝疫苗接种服务按照户籍“一刀切”的情况。

通知指出,做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地区接种,是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各地要认真抓好新冠病毒疫苗跨区域接种,积极协调辖区内接种单位,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为辖区内居民接种或续种新冠病毒疫苗,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剂接种完成后需提供预防接种凭证

通知指出,各地要强化精细化管理,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的衔接,确保群众完成全程接种不中断。负责首剂接种的接种单位要及时记录群众的接种相关信息,并在接种完成后为群众提供预防接种凭证,确保相关信息记录完整。群众需要跨地区接种的,根据受种者提供的接种凭证(纸质凭证或健康码等电子凭证)选择相同种类的疫苗开展续种,并在接种凭证上登记相应剂次的接种信息。通知明确,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坚决杜绝接种服务按照户籍“一刀切”的情况。

尽快研究将接种信息纳入健康码管理

各地应当充分利用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尽快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评估,在不影响现行数据交换的同时,做好系统扩容工作,确保如实记录并及时准确地向疫苗电子追溯平台和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报告疫苗流通、接种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相关信息。

通知指出,要尽快研究将接种信息纳入健康码管理,力争实现新冠病毒疫苗跨省份和省内跨地市接种的全程信息互联互通。

对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所需时间做好解释

各地要充分考虑群众对跨地区接种的需求和面临的实际问题,认真细致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针对不同种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需要的时间进行详细解释,以便群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通知指出,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其他企业生产的相同种类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如果无法提供相同种类疫苗导致不能完成续种的,要在具备条件的时候尽早完成相应剂次的补种,接种工作中要耐心向群众做好思想沟通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全国新冠疫苗接种“五一”假期不断档

“五一”期间,建议旅行前要做好合理安排,不组织、不参加大型的聚集、聚会等活动,旅行中,在通风不好的地方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档,而针对市民反映第二针打不上的问题,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优先第二剂次的接种。

“五一”将近,各地将迎来人流往来高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昨日举行,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全球疫情仍在快速蔓延。近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达575万例,其中40%以上来自中国陆上邻国,多个国家出现暴发式增长,疫情防控呈现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4月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64例,日均新增较上月增长超过两成,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人员流动增加,病毒传播风险加大。米锋表示,要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能麻痹大意、消极厌战,不能心存侥幸、松劲懈怠,不能忽视个人防护。

截至4月28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2.43亿剂次,其中55%为近一个月接种。“五一”假期期间,全国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档、“不打烊”,各地要精细化管理、有序安排接种,同时要做好接种人员轮换、轮休和防护;希望广大群众积极接种,尽早接种。

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次日和第7天需核酸检测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介绍,最近,个别地方报告了入境人员隔离期满后核酸检测阳性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做好外防输入的工作,国家卫健委在“人物同防”的基础上强化了相关举措。

对入境人员在隔离期间要求采集鼻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其中第14天,应当至少采用2种试剂,原则上分别由不同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最大程度提高核酸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在对入境人员隔离实施14天医学观察措施的基础上,要求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7天内严格落实居家健康监测,外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参加一些聚集性的活动。解除隔离后次日和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减少个别入境人员解除隔离后呈现核酸阳性的疫情传播风险。

此外,要求进一步加强集中隔离场所防止感染和传播的措施,并强化进口物品的疫情防控。加强对进口物品的表面,尤其是冷链食品包装以及运输工具的表面进行核酸检测、预防性的消毒,以及对冷链从业人员要定期开展核酸检测,指导严格落实个人的防控措施,并且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基层接种单位要留足配送周期的疫苗周转量

王斌介绍,针对第二剂疫苗的接种,一方面要加强供需衔接,在制定疫苗分配计划的时候,要优先保证第二剂次疫苗的接种需求。另一方面,按照《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要求,灭活疫苗第二剂次可以在第一剂次接种后的3-8周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相同技术路线的不同生产企业的疫苗可以替换,在这样的原则下,公众接种第二剂次疫苗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她表示,这段时间以来,国家卫健委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接种的计划,同时要进行精准预约。在精准预约的过程中,要区分出、测算出第一剂次、第二剂次的各种接种需求,同时各基层的接种单位还要留足一个配送周期的疫苗周转量,要求确保第二剂次的接种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不必担心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影响旅途

吴尊友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到过一个地方,是否所有曾到过同一地点的人都要隔离,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他举例,一个健康人在无症状感染者抵达某地前15分钟经过该地,无症状者到达时已经离开,之后两人没有任何时空接触,就没有必要隔离。

如果在“五一”旅行期间出现异常,一定要就地就医诊治,若医生判定这是一过性的、轻微的、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可以继续观察。如判定异常严重,需要终止旅行,要听从医生意见,取消原来的旅行计划。如果判定可能是传染病包括新冠,要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进行及时的处置。

针对是否需要暂缓接种新冠疫苗至“五一”旅行之后,他认为疫苗经过实验是安全的,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很低。接种疫苗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出现过敏反应,之后出现轻微反应无需就医,因此不必担心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影响旅途,但要注意作息安排、防止疲劳。

标签: 疫苗  新冠病毒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文章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热门话题
'); })();